
诸城市强化三项举措扎实推进商务诚信建设
发布时间:
2025-04-02
近年来,诸城市立足实际,创新体制机制,强化三项举措扎实推进商务诚信建设。
一是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。依托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归集该市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,为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信用档案,利用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模型,动态开展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,持续更新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等级。
二是创新开展市场主体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建设。针对该市A级以上诚信市场主体,通过“信易批”“信易税”“信易贷”等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持续释放信用红利,推进信用惠企,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。目前,该市农商银行通过市场主体“信易贷”向447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5.13亿元。
三是扎实构建信用修复机制。对行政处罚事项在实施“两书同达”的基础上,同步建立失信信息动态台账。对纳入台账管理的企业,通过市级平台向企业发送信用修复预警短信息。对已满足公示期的企业,通过开展信用修复培训,全流程指导帮助企业进行修复。目前,为100多家有行政处罚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,帮助恢复了企业的良好信用。
一是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。依托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归集该市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,为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信用档案,利用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模型,动态开展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,持续更新市场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等级。
二是创新开展市场主体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建设。针对该市A级以上诚信市场主体,通过“信易批”“信易税”“信易贷”等“信易+”应用场景持续释放信用红利,推进信用惠企,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。目前,该市农商银行通过市场主体“信易贷”向447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5.13亿元。
三是扎实构建信用修复机制。对行政处罚事项在实施“两书同达”的基础上,同步建立失信信息动态台账。对纳入台账管理的企业,通过市级平台向企业发送信用修复预警短信息。对已满足公示期的企业,通过开展信用修复培训,全流程指导帮助企业进行修复。目前,为100多家有行政处罚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,帮助恢复了企业的良好信用。